半岛·体育海象新材营收业绩依赖出口退税 深陷美国专利侵犯诉讼近日爱丽家居(603221.SH)经历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巨量换手后,3月26日打开涨停,随后股价下跌,当日盘中最大跌幅达8.36%。截至3月27日收盘,爱丽家居报收18.59元,跌幅9.98%,成交额4.36亿元,换手率38.44%。业内人士表示,爱丽家居连涨三日便出现回调,与其行业属性有关。
有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境外疫情加重,PVC的出口量正在持续回落,这也对相关公司的股价造成影响。预计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爱丽家居的业务会遭遇打击,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数据估计会比较惨淡。然而,作为中国PVC地板专利前十强的浙江海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象新材),行业需求减弱,是否会对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的上市进程造成一些阻碍?
据了解,海象新材已于2019年6月17日向证监会报送IPO材料,此次拟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1834万股,募集资金约6.14亿元,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招股书显示,海象新材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8亿元、3.89亿元、7.83亿元和3.71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882.71万元、586.13万元、8957.33万元和5633万元。
不过,从营收数据上,笔者注意到海象新材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其存在严重依赖出口退税和政府补助,以及委托支付和票据交易等违规行为。那么,上述一系列的问题,是否会成为其IPO路上的“拦路虎”?
根据生意社监测的数据显示(电石法SG5出厂均价),3月24日国内PVC均价6000元/吨,较前一日下跌1.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4.99%。3月24日PVC商品指数为76.03,较昨日下降了1.43点,较周期内2011年9月5日最高点100.00点下降了23.97%。
据笔者了解,目前PVC供应端略显充裕,库存仍处高位,厂家多降价利出货,但实际交投一般,成交重心下移,厂家或将提前进入检修以维持成本。短期来看,PVC市场国外及国内暂无明显利好信号,这是期货和现货价格频频走跌的主因,现货市场整体成交较为低迷。
据生意社数据监测,截止3月24日,国内PVC主流报价范围5800-6200元/吨附近。目前常州地区PVC5型电石料主流5730-5900元/吨附近,杭州地区PVC5型电石料区间5750-5900元/吨自提,广州地区PVC普通电石料主流价格在5780-5800元/吨附近,实盘成交可商谈。
笔者通过与产业链人士交流了解到,经历过此前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即使各国央行大幅释放流动性,但由于全球各国的消费能力难以有起色。因此,后期仍然难以扭转油价长期低迷的局势,预计近期原油仍将在低位震荡,不排除继续探低的可能。
与此同时,由于全球疫情持续恶化,由此可能引发经济活动的大幅收缩,无法给予乙烯价格支撑。因此,市场人士预计,目前PVC期货下跌,现货市场跟盘走跌,国内外暂无明显利好信号,预计短期内PVC市场或将继续下调。PVC现货市场的持续疲弱,预计对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经营业绩也会造成影响。
据了解,PVC地板的主要原材料聚氯乙烯是一种环保无毒的可再生资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PVC地板已逐步替代木地板、瓷砖、地毯等传统地面装饰材料。不过,由于PVC地板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以及国内的消费观念仍偏好木地板等传统地面装饰材料。
整体来看,PVC地板在我国地面装饰材料市场规模占比较小。目前,我国PVC地板产品仍以出口为主。随着发达国家对于PVC地板的需求不断加大,以及世界PVC巨头企业不断向中国转移的背景下,这使得我国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PVC地板出口国。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我国PVC地板的出口额从2014年度的19.72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度的45.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57%,增长速度较快。
据天眼查显示,成立于2013年的海象新材位于浙江省海宁市,公司主要从事PVC地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室内地面装饰,产品功能与传统木地板、瓷砖等地面装饰材料相似。目前,PVC地板的出口销售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且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境外。
不过,笔者发现,海象新材最近两个年度营收来自境外的高达97%以上,其中出口退税成为的“美颜神器”。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海象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8亿元、3.89亿元、7.84亿元和3.71亿元,其中境外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高达89.12%、97.84%、99.52%和99.71%。2017年至2018年,海象新材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6.92%、101.42%。
此外,相比营业收入的增长态势,海象新材的盈利情况则也呈“过山车”态势,期间还出现负增长。同期,海象新材的净利润分别为1882.71万元、586.14万元半岛·体育、8957.34万元和5633.07万元。2017年至2018年,海象新材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8.87%、1428.20%,净利润在2017年出现负增长后,2018年却又出现接近于15倍的增长,急速暴涨实现惊人“一跃”。
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海象新材2018年净利润有大幅上涨,但是其高额的利润却有超过七成来自于出口退税,而对于出口退税的依赖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期内2016年至2018年10月,海象新材PVC地板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3%,自2018年11月1日起,海象新材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6%。
根据招股书,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海象新材收到的出口退税金额分别为1428.71万元、3604.12万元、7826.01万元和5819.63万元,出口退税额占各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1.43%、360.01%、76.32%、92.81%。尤其是在2017年,若剔除近360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款,则海象新材亏损超过3000万元。
此外,报告期内,海象新材还分别收到51.23万元、1,090.88万元、1,614.30万元的政府补助。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海象新材的政府补助金额较大,主要是因为其收到促进残疾人就业返还的增值税。
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2月至12月,海象新材月均安置残疾人员工人数为196人;2019年1-6月,海象新材月均安置残疾人员工人数为224人。同期,海象新材因安置残疾人就业而享受增值税返还金额分别为875.14万元和1,312.22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9.77%和23.29%。此外,海象新材因安置残疾人就业而享受的所得税优惠金额为196.88万元和101.53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2.20%和1.80%。
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海象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8亿元、3.89亿元、7.84亿元和3.71亿元,其中境外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高达89.12%、97.84%、99.52%和99.71%。不过,笔者翻阅招股书发现,海象新材在美国市场的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大,且该地区的营收增幅速度越来越快。
三年间,美国市场的营收占比上涨了16个百分点,海象新材业务过半布局美国市场。中国国内市场的份额,从2016年近11%的营收占比发展至今缩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招股书数据显示,该公司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在美国地区的营收分别为0.7亿元、1.66亿元、3.92亿元、1.67亿元;该地区营收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33.9%、42.7%、50.1%、45.11%。
这种业务结构对海象新材未来发展十分不利,该公司主要从事PVC地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LVT地板、WPC地板和SPC地板是该公司主要产品,其功能与中国市场上传统的地面装饰如木地板、瓷砖等材料相似。据悉,海象新材的经营模式以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即自主设计制造,公司自主设计及开发,根据客户订单对产品进行贴牌销售。
由于海象新材缺乏自主品牌意识,产品容易被替代,客户在面对价格波动时极易选择放弃与海象的合作转而投入其他同类制造商怀抱。此外,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对海象新材的发展也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自2018年6月起,美国数次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关税。
其最近一次(2019年5月10号)对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绝对值提升到15%,海象新材的主营产品均在清单中。尽管2018年美国地区的营收占比不降反增,但很有可能是关税加征前的订单滞后缓解了当期的财务数据,中美关税壁垒所带来的影响预计将在2019年财务数据中体现。
PVC地板作为地面装饰新型材料,对专利研发技术要求较高,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是否能领先同行企业。据了解,欧美企业,在该领域的发展至今已达数十年,无论是是销售渠道,还是研发设计上都比中国同行企业更具优势。凭借强大的品牌效应及研发优势半岛·体育,不少国际巨头选择在华建设生产基地,或直接采购OEM、ODM产品。
这也使得此前PVC地板行业在中国市场的现况是,生产企业对技术研发不重视,普遍以量为先。不过,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概念被提出,部分企业看到了研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正逐步将发展的重心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体现在研发能力上,其中,专利是检验企业在研发成果上的一项重要指标。据国家专利网显示,海象新材的专利申请数量在PVC地板领域中位列全国前十强。不过,通过对比数据即可发现,海象新材的专利数量离排名第一的泰州华丽塑料专利数量相差近24倍之多,比位列第二的江苏锐升新材专利数量相差4倍,可以看出,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海象新材仍与其他同行存在较大的差距。
此外,在今年3月底,海象新材因其对美出口、在美销售的塑胶地板及组件侵犯了Mohawk Industries在美注册的三项专利,而被后者提出指控,陷入专利诉讼案件中。据笔者了解,2019年3月25日,美国Mohawk Industries公司及其下属两家子公司IVC US Inc.和卢森堡Flooring Industries Ltd. Sarl(以下统称“申请人”)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塑胶地板及其组件(Certain Luxury Vinyl Tile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在美国注册的第9200460号专利、第10208490号专利和第10233655号专利,请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337条款调查,包括本公司在内的19家中国企业为列名被申请人,2019年5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正式立案。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该案件从提交申请到最终裁定大约需要12-18个月的时间,在审定期间,被诉产品在将由美国海关征收保证金,尽管目前该案件仍未由最终判决,但如果原告最终胜诉,则海象新材涉及侵权的产品将被永久禁止进入美国。显而易见,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给海象新材带来的隐患影响之大。因此,海象新材该公司当务之急是尽快调整业务结构、加快研发申请专利的脚步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除了经营业绩存在粉饰的嫌疑外,报告期内海象新材还多次将大额资金零利息借给关联方。笔者翻阅招股书发现,报告期内,海象新材与关联方之间的资金拆借情况如下图:
2018 年1月9日,公司向王周林借入400万元,上述款项已于2019年2月14日归还,本次借款利率按照同期银行利率确定为 4.75%,公司共支付王周林利息21.16万元;2018年2月9日,公司向王周林借入150万元,上述款项已于2018年3月14日归还,本次借款利率经双方协商确定为 6%,公司共支付王周林利息 0.86 万元。
公司向王周林借款利息定价公允,不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除2018年度公司向王周林借入的550万元,公司支付了利息外,其他与关联方的资金拆借,互相未收付利息。截至2019年2月底,上述资金拆借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不存在为关联方提供担保或者资金的情况。
但笔者发现,2016年至2018年,海象新材使用采购合同向银行申请,各期分别8,028.88万元、5,751.17万元、200.00万元。在到账后,却将资金采取受托支付的方式划入海宁鑫盛橡塑有限公司、海宁联足实业有限公司、浙江伟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海橡集团4家企业的账户,这4家企业再将收到的资金转回海象新材账户,由海象新材用以偿还银行及利息。
海象新材此类不规范的受托支付违反了《流动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采用人受托支付的,人应根据约定的用途,审核借款人提供的支付申请所列支付对象、支付金额等信息是否与相应的商务合同等证明材料相符。审核同意后,人应将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象。
此外,2016年海象新材还存在在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向其他企业借入承兑汇票的融资行为。其中,海象新材向海橡鞋材累计借入366.54万元的票据,向海宁市华立实业有限公司累计借入63.00万元的票据。海象新材不规范的受托支付、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往来情况,显然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除存在委托支付半岛·体育、票据交易等违规问题外,报告期内,海象新材存在经常性关联交易,主要是向海宁海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橡集团,系海象新材实控人王周林控制的企业)及其下属子公司海宁海橡鞋材有限公司(下称:海橡鞋材)进行采购及委托加工服务。
2016年至2018年,海象新材向关联方海橡集团和海橡鞋材经常性采购金额分别为3,058.27万元、1,614.93万元、847.50万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21.29%、5.90%、1.52%。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2017年海象新材向海橡集团采购委托加工服务的均价明显高于其他非关联方。
2016年至2017年,海象新材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以及不合格品(主要由PVC材料构成,研磨成粉以后可以回收利用)委托海橡集团进行加工,委托加工的金额分别为305.87万元、811.49万元,占同类采购比例分别为68.11%、74.09%。
同期,海象新材向海橡集团采购委托加工服务的均价分别为725.96元/吨、1,610.41元/吨。而之后的2019年,海象新材向其他非关联方安吉三和竹木制品厂的采购均价则为442.48元/吨。相比之下,海象新材向关联方的采购均价较非关联方明显高出一截,分别高出283.48元/吨、884.45元/吨。
对于该定价偏高的关联交易,海象新材在招股书中解释是,由于海橡集团传统业务萎缩,盈利能力欠佳,为了保持集团形象及维持一定的融资能力,需保持海橡集团一定的盈利,因此公司委托海橡集团加工PVC废料粉存在定价偏高的情况。
不仅如此,海象新材与海橡集团之间的其他关联交易也同样值得关注。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1-8月,海象新材向海橡集团采购WPC基材金额达983.97万元,采购均价为26.88元/㎡,而向其他非关联方的采购均价则为23.31元/㎡,向关联方的的采购均价较其他非关联方高出3.57元/㎡。对此,海象新材在招股书中表示:2016年度海橡集团销售给公司的WPC基材,有部分贴合了LVT表皮,故均价稍高于其他非关联方的销售价格。
但有意思的是,海象新材在向关联方海橡集团高价采购的同时,还将部分LVT表皮产品低价销售给海橡集团。对此,海象新材则解释称:扣除物流、包装成本和销售费用后,海象新材向海橡集团和无锡市中德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相同规格(1.5×0.5和2.0×0.5)的LVT表皮价格差异率分别为-6.44%和-2.98%,价格基本接近,相关定价公允。
但是通过两组数据对比来看,在剔除了物流、包装等销售费用之后,海象新材向海橡集团的销售单价仍明显低于向非关联方的销售单价。2016年,海象新材向海橡集团销售LVT表皮121.18万元,其中规格为1.5×0.5的销售单价为17.09元/㎡,规格为2.0×0.5的销售单价为18.80元/㎡。再来看海象新材向非关联方无锡市中德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销售情况(已经剔除了物流、包装等销售费用),规格为1.5*0.5的销售单价分布在18.19元/㎡-22.24元/㎡之间,规格为2.0*0.5的销售单价分布在19.36元/㎡-25.37元/㎡之间。
除此之外,海象新材还溢价1200多万元收购了海橡集团及海橡鞋材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屋。2018年5月,海象新材以2,374.43万元的价格向海橡集团购买土地使用权及附属在建工程。其中,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715.31万元,评估价值为865.51万元,评估增值21%;在建工程的账面价值与评估价值均为1,508.92万元,而7月12日,因海橡集团在评估基准日后又支付了400万元工程款,海象新材支付给海橡集团的转让价格又增加了400万元。
2018年6月,海象新材又以7,593.60万元的价格向海橡鞋材购买土地使用权及附属建筑物。其中,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1,165.54万元,评估价值为2,219.73万元,评估增值90.45%;房屋建筑物的账面价值为4,832.62万元,评估价值为5,373.87万元,评估增值11.20%。海象新材上述一系列的问题,是否会成为或成为其IPO路上的“拦路虎”,能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我们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