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中国“三线基地的建设历史与成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防务装备、激光装备和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特种越野车及底盘研发生产的主要单位,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
航天三江的前身,是在方针指导下,七机部于20世纪60年代在鄂西地区大山深处的远安县组建海防导弹生产基地,以解决海防导弹批量生产能力极不适应战备需求的问题。
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三江航天集团,成为全国首批55家试点企业之一;2006年11月,O六六基地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2011年11月,与原航天科工四院合并重组;2017年11月,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7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改革调整,成立新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
066基地创建于1969年,是我国战术地地导弹发祥地,也是我国三线建设单位中唯一能独立研制生产航天型号全武器系统的单位。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特种越野车和底盘研发生产基地。
自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066基地基本上按国家计划完成了海防导弹生产基地的任务,总投资约5亿元,建设总规模约97.6万平方米半岛·体育官网登录入口,解决了2万余名职工和家属的居住生活问题,建成了基地管理机构(机关指挥部),固体发动机厂(江北厂)、 引信装置厂(红林厂)、地面雷达厂(万里厂)、地面指挥仪厂(万峰厂)、固体 装药厂(江河厂)、发射装填运输设备厂(万山厂)等6个主体生产单位和弹体总装 厂(红阳厂)、自动驾驶仪厂(红峰厂)、无线电末制导雷达厂(险峰厂)等3个配套生产单位,以及气体站、红星医院、设计所、基地技工学校、汽车修理厂(远征 厂)、计量站等配套项目。
1970年3月,成立由海军、第七机械工业部及承建单位组成的066工程指挥部,7月开始大规模建设。参建单位有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第七建筑工程局、交通部中南公路工程一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235部队等。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军区在天门、潜江、红安、麻城、秭归、远安等县抽调2万多基干民兵参与基地的建设。
到1985 年,基地占地面积975.3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 34.1万平方米,其他生产性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安装各类设备12000多台,其中仪器仪表5000多台,电子计算机45台,机械设备7000多台。建成红阳、江北、红峰、险峰、红林、万里、江河、万山、长征9个大中型企业,1个建筑公司及基地机关、设计所、计量站、红星医院、中专、技校、第一中学等10个事业单位。累计投资5亿元,形成固定资产3.3亿多元,职工达1.4万多人,成为航天工业部科研、生产基地之一。
红峰厂(代号7604):1974年底,三院给了该厂某海防型号驾驶仪测试设备试制任务。全厂职工春节不休息,全力以赴,拼抢任务。不到一年时间,红峰人一次成功地试制出三套合格的某海防型号驾驶仪测试设备,旋即转入小批量生产。1976年,他们又提前一个月研制成功了三套另一海防型号的驾驶仪,1978年试验获得成功,海军和三院专门发来贺电。
红林厂(代号7607):1974年,开始试制某海防型号机械引信和电引导仿装置。这两种引信1977年试制成功,1978年初经鉴定合格,到1980年共生产出机械引信138套,电引信67套。该两种产品检测设备生产出25套。1978年初,又开始研制某海防型号的引信。1980年,试成某型武器引信3套、检查仪1台和某型武器引信4套、检查仪2台。
万峰厂(代号7609):1975年时,他们承担了试制某海防型号机动化地面射击指挥仪的任务,于1978年试生产2套。经鉴定,能满足使用要求。1980年初,经八机部批准生产。1981年底,又生产出3套。万峰厂同时还承担了试制某海防型号射前检查车任务,1978年试制出该型号车1辆,经鉴定合格后,到1980年共生产出6辆。
江河厂(代号7610):1975年三院下达了固体推进剂小型药柱试制任务。1976年3月,又开展了某海防型号助推器固体装药试验,并进行了2台点火试车,获得成功。三院致函祝贺!1980年,又完成了3台某海防型号的主发动机装药,并试车成功。1980年到1981年,还完成3台红卫七号二级固体发动机的装药配方研制与试车任务,效果很好。
对066早期建设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七四·九”会议。1974年9月,海军党委委托三院在北京召开“七四·九”会议。066有6位职工给中央领导写信,经中央领导批准,将正在建设的066、064两基地调整为先建成一条科研生产线个附属单位医院、计量站、基地机关等11个单位收尾建成,将正在筹建的生产准备厂、无线电元件厂、动力厂、气体站、大修厂和在建设的总装厂红阳、自动驾驶仪厂红峰、末制导雷达厂险峰共10个单位停建,并规定停建后各厂职工不能离开三线工程指挥部内部安排。
“七四·九”会议后,066人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从1975年开始,基地调整研究新型航天型号武器。当时认为,不自己进行型号研制,066就摆脱不出困境,066的整体优势和生产潜力就不能充分发挥,066也就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航天某型武器基地,它的生存发展会受威协,国家的几亿投资可能被白白浪费,几万人(包括施工部队和三线民工)数年的辛勤劳动将付之东流。
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基地确定研制填补国家航天武器序列空白的“型号”产品。当时国家对像“型号”这种航天武器的研制还未提上议事日程,但从我军的武器装备看,它是军队急需的武器装备,而这一领域国内科研单位尚未涉足。
王振华中卫066基地总设计师半岛·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是我国最早留苏的四位导弹专家之一,他在066基地的历史中,是接近于诸葛亮之于蜀国的存在。如果没有他,巩固066“的型号产品可能搞不出来,或者至少要晚一些年。王振华由于忙于工作,他的小女儿食用了太多山里的马桑果中毒去世。
1991年,王振华罹患肝癌,1993年下半年还去了试验基地。回来后,他召集型号的技术骨干开了一次会议,像交代后事一样系统阐述了自己对型号的看法。1994年3月去世。王振华去世后,066基地总部搬迁到武汉后,铜像也被移放到那里。
199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式上,“型号产品通过广场”的消息传来,066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从066基地走出的武器型号,开创了我国三线基地独立研制生产全武器系统的先例。
不久,八机部通知,要求基地于年底提出“型号”设计方案。1980年三季度,基地召开“型号”固体发动机座谈会,并决定以固体发动机和战斗部为突破口。
从1980年四季度到1981年一季度,基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发动机点火试验,均获成功。1981年11月和1982年5月,066人自行设计制造的2台固体发动机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战斗部地面模拟试验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从1980年开始到1981年8月试出两套样机。此后,在七机部下发的《1981年至1990航天武器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定:“型号”的预研工作在湖北基地进行。
1979年开始,基地为贯彻中央“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方针。在军品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在确保军品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大力促进民品生产。
066基地由单一的军品科研生产走上了“军民结合”的轨道。这是066又一次新的历史性的重大转变。
1979年2月,红林厂接受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提供的一个2寸球形脚轮样品,认真解剖后,赶制出自己的“星球牌”民用脚轮样品,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即与菲律宾等外商签订了供货合同。1980年春季广交会,红林厂出口民用脚轮48000套,台钻20台。此外,红林厂还试制出高速台钻、千分比较仪、四爪卡盘等民品。同年,万峰厂试制出冷风箱,年底定型投入批产,向外商供货110台。红峰也试出金属工业脚轮,受到外商欢迎。
1979年,险峰厂试制出“百花牌”教学反射式投影仪、可控硅电源等。万峰厂试制出脑血源图测示仪和全频道电视天线等。江河子弟学校校办厂也生产出天线电视仪,接种箱和黄红绿三种颜色组成的分子结构模型教学用具。计量站利用库存待处理的电讯元件,自行设计装配出收音机,在基地民品展览会上吸引了不少观众。当年最红火的是万山厂,他们利用天津的图纸,投入10座工程联络车(即面包车)的试生产半岛·体育官网登录入口,在1980年春八机部天津会议前试制出2台车,开到天津会议上献礼。他们受到了部和王震副总理的表扬。
进入80年代,面对国家改革开放沿海经济特区发展大潮的冲击,建在远安深山大沟的066基地各单位普遍面临体制陈旧,产品、人才竞争力越来越差的局面。通讯落后、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产品成本居高导致工厂效益滑坡,和开放地区比较三线企业的工资和福利优势日少,人才流失严重。
为了解决三线建设的遗留问题,充分发挥三线年底国务院根 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今后的发展需要,把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摆上了议事日程, 提出了“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指导方针,并专门成立了“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 改造规划办公室”(国三办),后划归国家计委领导,改称“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 整办公室”(计三办)。
对于“钻山太深、险情严重、生存困难”的”第三类企业”问题,则采取脱险调迁的办法, 搬出大山。
红林厂作为066基地“八五”调迁第一家,为后续万山厂、万峰厂、红阳厂、江 北厂、红峰厂、险峰厂等6个兄弟厂脱险调迁孝感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只 有江河厂和万里厂的主体在远安,但它们均在孝感开设了窗口。
1989年起,066 基地下属9个主体工厂及2万多名职工和家属陆续搬迁至孝感市孝南区,孝感基地的建设,在整体规划布局上虽延续远安基地生产区和生活区划分的“产城结合”模式,但不再受三线建设时期的选址指导思想的限制。在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引导下,生产区结合工艺流程,形成集武器、雷达、电子、地面运输设备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
1993年4月10日以066基地为主组建的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在武汉市正式挂牌成立,以武汉为龙头,孝感为主体, 鄂西远安基地为后方,向沿江沿海辐射的布局结构调整目前初步成形。设在武汉市的集团总部加紧建设,其核心企业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及17家紧密层企 (事)业单位和在鄂西某地和孝感市的两个科研生产基地星罗棋布;集团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有办事处;由其核心企业控股的三产公司发展到华中、华南。
066基地(孝感)生产区规模较大,由江北机械工程公司、三江航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红林探控公司、红峰控制有限公司、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万峰科技发展公司、国营红阳机械厂以及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等八大厂的工业厂区共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