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6666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咨询热线:

400-123-6666

13800001111

半岛·体育中辉能化-聚烯烃专题报告]-关税20对聚烯烃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5-04-16 18:58:18人气:

  半岛·体育中辉能化-聚烯烃专题报告]-关税20对聚烯烃影响几何4月2日,美国对等关税落地,重挫聚烯烃终端制品出口以及原油价格。4月4日及4月9日,国内对所有进口美国商品累计加征84%关税,供给端将抬升国内PE进口成本以及PDH装置生产成本。新一轮的关税博弈下,聚烯烃贸易格局将何去何从?

  1.聚乙烯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反制裁措施有望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关税2.0对PE影响主要体现在上游(原料乙烷、原油),中游(PE)及下游(终端制品)。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会从成本和需求对PE价格存在负反馈。另一方面,国内对美国的反制裁措施会影响PE进口总量以及轻烃装置的开工率,合计影响供给约9.6%。目前美国是我国PE进口第一来源国(24年进口量占约我国产能6.2%)。以2024年进口均价为基准,加征84%关税将使美国货源的PE进口成本抬升845美元/吨,成本角度意味着PE贸易将脱钩。但是依旧可以通过加快新装置投产进度、改变贸易流向、提高存量装置开工等多种方式完成缺口补充。此外,进口乙烷制PE产能占比3.2%,原料乙烷反制裁也会影响相关装置的开工。

  2.丙烷对美依赖度过高,PDH装置供给存缩量预期。关税对PP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原料丙烷。目前PDH工艺占PP产能20%左右,原料丙烷59%从美国进口,通过丙烷传导影响PP供给12%左右。反制裁落地后,短期将抬升丙烷进口成本,PDH作为边际装置,或因亏损加剧而明显降幅。此外,2025年PP计划投产660万吨,其中PDH工艺占比26%,目前暂未投产,考虑到短期贸易冲突仍在持续,新装置或延期投产。

  策略上,PE进口缩量有限;若PDH装置出现大面积停车,PP盘面有望区间反弹,多单可逐步逢高止盈,不建议追高。中长期看,通过改变贸易流向等多种方式可以降低对美依赖度,且今年仍处于大的扩产周期,国内供给充足。反弹偏空操作为主。套利方面,考虑到反制裁措施对PP利多驱动更强,空L-PP主力价差可继续持有。

  上行风险:宏观政策刺激,PDH减产超预期,新装置投产不及预期;下跌风险:油价继续大幅下跌,宏观情绪悲观

  2021年全球PE产能扩张速度将顶回落,2024年全球PE产能为1.56亿吨。目前全球PE供给主要集中在北美、东北亚及中东地区,其中LL相对更集中于东北亚和北美地区。我国是PE净进口国家,2024年我国PE进口量为1385万吨,进口依赖度高达34%。2020年,国内聚乙烯迎来扩产周期,进口量阶段性见顶。根据装置投产计划,目前国内PE仍处于扩产周期,预计将持续至2027年,国内进口依存度有望继续下降。

  中美关税2.0对PE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上游(原料乙烷、原油),中游(PE)及下游(终端制品),直接或间接影响供给9.6%。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全球塑料供应链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主要以采购上游原料,加工成塑料制品为主。从海关代码看,中美塑料贸易主要集中在第39章。按照加工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第39章可分为初级形状的塑料(含PE、PP半岛·体育官网登录入口、PVC、EB等大宗商品)、塑料的废塑料及下脚料、塑料半制成品(含PVC地板)以及塑料制成品四大类。

  从中美整体贸易来看,我国对美国持续处于贸易顺差结构,关税1.0后双方降低贸易依赖度。2017年以来,我国对美出口总额维持在4000亿-6000亿美元之间;美国对我国出口总额维持在1600-2000亿美元。经过上一轮贸易摩擦,双方互加关税,虽然中美两国出口总额整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双方贸易依赖度显著降低,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度从2017年的7.8%降至2024年的6.2%。与整体贸易流向不同的是,2018年贸易战爆发之后,中美塑料贸易呈现结构性分化:在进口端,我国对美初级塑料原料依存度显著提升,2024年对美进口依赖度达17%,主要因其价格优势与稳定供应能力。而在出口端,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塑料制成品对美出口额从2021年峰值280亿美元持续回落,2024年占比降至16.8%。这种原料进口强化、成品出口弱化的格局,反映出中美产业链博弈的深化。美国通过关税壁垒抑制中国塑料制品竞争力,同时依托页岩气带来的成本优势巩固原料出口地位;而中国则加速推进聚乙烯国产替代,整体进口依存度持续下降。

  上轮贸易战后,美国缺口由中东和亚洲等其他区域补充,进口总量保持平稳增加。2018年8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中国对所有自美国进口的HDPE和的LLDPE加征25%的关税,导致中国自美PE进口量呈现显著下跌。但得益于全球供应链韧性,中东(沙特、阿联酋等)进口总量提升了138万吨,迅速弥补了美国进口缺口,使得2020年之前我国PE进口总量依旧维持正增长。2024年我国自美国进口量为239万吨(占比17%),较2018年提升3倍,进口替代难度增加。贸易战后,美国依托墨西哥湾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PE出口量大增。2023年取代沙特成为我国PE第一大进口国。而中东进口总量则从786万吨高位回落至563万吨。反映出美国页岩气带来的乙烷原料成本优势正在重塑全球烯烃贸易格局。

  本轮贸易战加征范围和税率都较上一轮进一步提升。2018年8月,国内公布对美反制裁清单2,制裁范围包含LLDPE及HDPE,加征关税税率为25%。2025年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4月9日再发公告,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84%的反制裁将导致美国货源的PE单吨进口成本抬升845美元。复盘历史可以发现,进口成本的差距是决定进口结构的主导因素。2023年1月开始,美国PE货源进口成本优势凸显,相较于整体均价便宜50美元/吨左右,所以进口量开始激增。根据进口税收计算公式:

  加征关税将显著提升进口成本,如果国内开始落实关税政策,出于成本考量,企业大概率会停止从美国进口聚乙烯。

  美国进口缺口如何补充?1.国内加快新产能投放进度,降低进口依赖度。2025年国内计划新投PE产能543万吨,如果全部投产,产能增速为15%。目前已投278万吨,投产节奏基本符合年初计划。二季度仍有埃克森(惠州)、裕龙石化等多套装置计划投产,供给相对充沛。2.存量装置提升开工负荷。2024年国内PE产能为3571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1%,近8年年均产能利用率最高为88%。239万吨PE贸易量仅需要平均产能利用率提升6%,也即如果25年年均产能利用率达到87%,同样可以完成进口缺口替代。3.转向中东或亚洲进行替代。理论上,进口替代的方式主要有转口或者转向其他国家进口。2024年,美国出口流向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前三大出口国中国、墨西哥、巴西合计占比40%,其他国家占比相对较小。转口路径需要关注墨西哥、巴西等地对美反制裁政策。此外,可以参考上一轮做法转向中东或亚洲替代。目前全球PE贸易量充沛,2022年全球PE出口量为5893万吨,主要出口国为中国、沙特、新加坡等地,三者合计占比41%。综合来看,中长期美国进口缺口有多种补充方式,对供需平衡表的影响力度偏小,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进口成本的抬升。当然美国货源还涉及到品种和牌号问题,需要进一步拆分。美国聚乙烯产能以埃克森和陶氏为主半岛·体育官网登录入口,2025年埃克森美孚计划在国内投产173万吨,目前已投73万吨,由此可见企业或许早已完成了战略布局。上文展示的产能投产和存量开工提升的方式只是从总量上粗略的测算。

  2019年起,国内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开始兴起,原料乙烷进口量也迅速提升。2024年国内乙烷进口量为554万吨,几乎全部从美国进口。而美国乙烷30%左右出口至中国,其余为印度、印尼、加拿大等。由于美国对中国出口依赖度过高,国际乙烷价格可能因为需求减少而下降。从下游乙烷裂解项目配套装置看,进口乙烷制PE的企业主要有卫星石化和华泰盛富2家,合计PE产能为120万吨。根据卫星化学002648)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公司已制订三套方案:三是如对乙烷加征关税,公司将通过加工贸易手册、换货等业务模式应对加征关税的影响。预计增长成本3%-5%,对公司全年经营不会造成根本性影响”。目前卫星石化一期装置于24年7月停车,剩余2套装置都在正常生产。所以整体来看,乙烷反制裁对PE供给实际影响较小。后市可关注相关装置动态。

  美国对中国的反制裁影响主要体现在第39章终端制品方面。4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将“立即”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25%的惩罚性关税,同时宣布对全球75个申请谈判的国家实施“90天关税暂停期”,期间互惠关税降至10%。据统计2024年中国39章塑料及制品出口额为1413亿美元,主要出口国为美国、越南、印度,合计占比为27%,对美依赖度为17%。2024年美国塑料及制品进口总额为782亿美元,主要进口来源国为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合计占比55%,对中依赖度为27%。虽然美国加征关税会抑制中国制品出口,预计对美依赖度会继续下降。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制品出口结构相对更加分散,且2007年起中国塑料对美依赖度就开始低于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度。所以总体出口韧性仍存。

  如何影响塑料价格?整体来看,本轮贸易战对PE影响多空交织,短期利空占据主导位置。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制裁措施会导致终端塑料制品出口减少,而且原油也会因为对全球需求的悲观预期价格下行,从成本和需求看,对PE偏利空。另一方面,国内对美国的反制裁措施会影响PE进口总量以及轻烃装置的开工率,但是中长期来看,国内市场供给依旧比较宽松。

  美国化工品侧重于C2产业链的生产加工。C3产业链通常以直接出口的形式,不生产终端产品。所以美国直接出口PP产品偏少。

  中美两国几乎没有PP粒料的直接贸易往来,反制裁措施主要通过丙烷端传导至PDH装置,进一步影响PP供给。按照原料丙烯的来源,PP生产工艺可分为油制、煤制(MTO/CTO)、PDH、外采丙烯制,其中PDH制PP占比20%,是PP主要供给来源之一。PDH工艺是一种用唯一原料(丙烷)来生产唯一产品(丙烯)的技术。我国丙烷资源地域分布较为分散且纯度偏低,而PDH工艺对丙烷原料的纯度要求较高,因此丙烷原料供给缺口长期依赖从美国和中东进口补充。

  2024年我国丙烷进口量为2924万吨,其中自美国进口量为1732万吨,占比59%。通过丙烷传导,反制裁间接影响PP供给约12%。从全球范围看,丙烷70%用作燃料使用,国内进口丙烷则主要做化工原料使用。目前国内共有38套合计2238万吨PDH装置,按照生产1吨丙烯需要1.2吨丙烷测算,国内PDH装置满产情况下合计需要丙烷2687万吨。所以国内进口丙烷主要用于PDH装置的原料。2013年中国第一套PDH装置(天津渤化)投产,由于下游丙烯需求的高速增长,国内PDH装置高峰期的年均吨毛利超过2000元。此后又进行两轮扩产高峰期,带动国内进口丙烷需求量飙升。2016年起,美国丙烷凭借着页岩气的成本优势,以及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完工,加大了对亚洲市场的出口。逐步成为全球第一大丙烷出口国,也是我国丙烷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东地区是我国丙烷的第二大来源地。根据ITC数据,2024年我国自中东(阿联酋、卡塔尔、阿曼、科威特、沙特、安哥拉、伊拉克7国合并)丙烷进口量为1051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6%。

  2018年以前,中国自美国进口丙烷占比维持在20%左右。上一轮贸易战发生后,我国连续19个月(2018年9月-2020年3月)几乎停止从美国进口丙烷。但对PP供给端的影响十分有限。一方面,美国在国内丙烷占比不高(2017中国自美进口丙烷仅337万吨),可以从中东等其他区域完成贸易转移。另一方面,1.0时期PDH装置单吨仍能保持千元以上的盈利,所以企业有较强的开工意愿,并没有因为反制裁产生超预期的降负荷行为。

  84%的反制裁将导致美国货源的丙烷单吨进口成本抬升542美元。与PE类似按照2024年自美国进口的丙烷均价645美元/吨测算,加征84%关税后,进口丙烷成本将抬升542美元/吨。如果关税落地执行,丙烷贸易大概率要与美国脱钩。PDH作为PP边际装置亏损已久,本轮反制裁对供给端的影响明显强于上一轮。一方面,目前PDH制丙烯的产能为925万吨,较2018年提升了3.6倍,总量上影响更大。2022年以来由于PP价格的下跌,PDH装置毛利持续亏损,目前PDH制PP毛利为-888元/吨。按照历史规律,当PDH装置持续亏损超过1000元/吨时,装置开工率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另一方面,从年内投产计划来看,2025年PP计划投产660万吨,其中中景石化、利华益维远合计170万吨为PDH工艺,目前暂未投产。考虑到短期贸易冲突仍在持续,新装置或继续延期投产。综合来看,国内反制裁一旦落地,对PDH存量以及增量装置的影响都较大,存在供给缩量的预期。

  PDH装置如何应对丙烷缺口问题?1.转口/改变贸易路径。与PE可以进行国产替代不同,丙烷的缺口补充路径更加狭窄,短期只能依赖于外部路径。从出口流向看,2024年美国丙烷主要出口至日本、中国、墨西哥,三者合计占比55%。国内企业可通过日本、墨西哥等地进行换货操作。或者对标上一轮贸易战,从中东/亚洲寻找替代路径。

  2.改变原料结构。如果丙烷缺口短期难以解决,PDH工厂可以通过外购丙烯的方式维持PP装置的正常生产。

  整体来看,关税2.0对PP影响多空交织,但利多驱动强于PE。短期来看,反制裁落地将抬升丙烷进口成本或者影响下游配套PP装置运行。新装置投产有望继续延期,而存量装置或因亏损加剧而显著降低负荷。但与PE类似逻辑,中长期依旧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完成美国货源缺口补充。

  4月2日,美国对等关税落地,重挫聚烯烃终端制品出口以及原油价格。4月4日及4月9日,国内对所有进口美国商品累计加征84%关税,供给端将抬升国内PE进口成本以及PDH装置生产成本。新一轮的制裁与反制裁博弈下,聚烯烃贸易格局将何去何从?

  1.聚乙烯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反制裁措施有望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进口结构或逐步转向中东或东北亚。关税2.0对PE影响多空交织,主要体现在上游(原料乙烷、原油),中游(PE)、下游(终端制品)。一方面半岛·体育官网登录入口,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会从成本和需求对PE价格存在负反馈。另一方面,国内对美国的反制裁措施会影响PE进口总量以及轻烃装置的开工率,合计影响供给约9.6%。目前美国是我国PE进口第一来源国(24年进口量占约我国PE产能6.2%),美国货源的PE成本较平均进口成本低50美元/吨左右。以2024年进口均价为例,加征84%关税,意味着美国货源的PE进口成本将抬升845美元/吨,成本角度意味着PE贸易将脱钩。但是依旧可以通过加快新装置投产进度、改变贸易流向、提高存量装置开工等多种方式完成缺口补充。此外,进口乙烷制PE产能占比3.2%,原料乙烷反制裁也会抬升相关装置的运行成本。

  2.丙烷对美依赖度过高,PDH装置供给存缩量预期。关税对PP的直接影响主要集中在原料丙烷。目前PDH工艺占PP产能20%左右,原料丙烷59%从美国进口,通过丙烷传导影响PP供给12%左右。反制裁落地后,短期将抬升丙烷进口成本,PDH作为边际装置,或因亏损加剧而明显降负。此外,2025年PP计划投产660万吨,其中PDH工艺占比26%。目前暂未投产,考虑到短期贸易冲突仍在持续,新装置或延期投产。中长期来看,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完成美国货源缺口补充。

  策略上,短线观望为主,PE进口缩量有限;若PDH装置出现大面积停车,PP盘面有望区间反弹,多单可逐步逢高止盈,不建议追高。中长期看,通过改变贸易流向等多种驱动可以降低对美依赖度,且今年仍处于大的扩产周期,供给较为充足,反弹偏空操作为主。套利方面,考虑到反制裁措施对PP利多驱动更强,空L-PP主力价差可继续持有。

推荐资讯